- · 《文艺评论》期刊栏目设[01/26]
- · 文艺评论版面费是多少[01/26]
- · 《文艺评论》投稿方式[01/26]
文艺评论丨王劲松:从“演道具”到“演活道具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一件道具,两个角色,多层含义,这种表演方式与王劲松的话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舞台表演没有特写镜头,许多细微的表情或肢体动作难以被观众
一件道具,两个角色,多层含义,这种表演方式与王劲松的话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舞台表演没有特写镜头,许多细微的表情或肢体动作难以被观众察觉,因此往往需要借助较为夸张的动作或道具来辅助表演,传递人物的当下情绪。反过来讲,在影视剧表演中,道具的作用在镜头前就会被放大,成为无声的台词,为情感表达、人物塑造提供更立体的角度。
热播剧《冰雨火》第一集,当年轻警员陈宇提及旧案,他饰演的公安局局长林德赞,单手摘下眼镜,愤懑地扔在案头。这一幕,不难让人联想到另一个角色——《破冰行动》中的大毒枭林耀东。
比如在《琅琊榜》中,王劲松饰演“国舅爷”言阙。与悬镜司首尊夏江的道观对峙戏中,言侯以一封书信激怒夏江,又诱使他全盘托出阴谋诡计,以达到拖延时间的终极目的。这场对手戏,既要刻画出言侯长年修道的清心寡欲,又要表现忠义之士听闻奸计后的义愤,还要展示资深说客诱敌深入的克制。多重心绪集于一身,王劲松启用了手边的道具——茶杯。不同于林耀东喝茶时的悠然自得,言侯在沏茶、斟茶、饮茶时,镜头特意交代了他手腕的微微颤抖。这一停顿,流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,也让夏江自以为计谋得逞。有了这层铺垫,言侯临走时的那句“我可以走了”,才真正具备如释重负的感觉,也反衬出夏江机关算尽反被误的惊诧。
王劲松在表演时释放了舞台魅力,用刚柔相济、阴阳共生的声调与身段,诠释了杨金水在不同阶段的各异形象。而更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部以议事戏居多、以对白为主的剧中,他仍然发挥出道具的光彩。多场议事戏,杨金水虽为旁听者,但心中打着算盘,他或抚摸茶盏,或托举杯盅,或手持念珠,或擦拭毛巾,这些特写镜头没有台词的衬托,却用寥寥几笔写尽他的阴柔与算计。
在《破冰行动》开头,警员李飞与宋扬夜闯塔寨村,拒捕毒贩林胜文,引发警方与村民的激烈对峙。正在此时,村委会主任林耀东闻讯冒雨赶来。面对人赃俱获的事实,他不紧不慢地摘下眼镜,在衣袖上略加擦拭,然后戴上眼镜,缓缓地向林胜文吐出两个字:“是吗?”
责任编辑:宣晶
刚到话剧团时,王劲松并无半点名声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只能负责装台卸车。偶尔获得一次登台经历,还只能演“一堵墙”,用衣袍的黑白两色来区分忠奸。说他是话剧舞台上的道具,并不夸张。即便在涉足影视圈后,他也跑了多年龙套,成为银幕荧屏上的人体道具。
文章来源:《文艺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wyp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30/8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