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文艺评论》期刊栏目设[01/26]
- · 文艺评论版面费是多少[01/26]
- · 《文艺评论》投稿方式[01/26]
文艺评论丨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军旅剧?(4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我也注意到当前部分军旅剧确实存在问题,比如起用流量明星来饰演军人之后,一些明星自带光环,身上总有甩不掉的明星痕迹、明星做派。问题不在于流
我也注意到当前部分军旅剧确实存在问题,比如起用流量明星来饰演军人之后,一些明星自带光环,身上总有甩不掉的明星痕迹、明星做派。问题不在于流量明星转型来演军旅剧,而在于当他们扮演军人角色时,一定要忘掉自己,通过深入生活去融入角色,从而更好地塑造出观众能够接受和认可的军人角色。同时导演也要有效地控制他们表演中偶像的成分,要帮助他们更好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。
其次,即便在电视剧范畴内,军旅剧也有题材上的特殊性。军人是时代偶像,不是时尚偶像。但是一些军旅剧套用偶像剧的方式,男一号要不就无所不能,要不就桀骜不驯,要不就高冷傲气,认为就这样才是我们新时代的兵。虽然今天的军人素质比“许三多时代”是有提升,但是部队大部分的士兵也不是这个状态。
责任编辑:王彦
李京盛:新时代中国的强军之路,一定是当下及未来军旅剧应该重点聚焦的主题和内容。包括新式武器的展现,演习场面的铺陈,确实有很多观众喜欢看,近年来不少军旅剧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。
编辑:徐璐明
? ? ? ? ? ? ? ? ?饶曙光 电影理论家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
而对于没有军旅生活经历的创作者来说,要把握好军旅剧的主基调和主色调,一定得是回到最传统的创作方法,就是从深入生活开始。通过深入生活去消除对新时代部队和军人的陌生感和隔阂感,通过深入生活去熟悉军人,尤其是熟悉00后的军人,高素质高学历的、与以往我们在《亮剑》和《士兵突击》里看到的完全不同的军人。
但是强军之路不仅仅表现在装备的现代化和武器使用的熟练度上,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支听党指挥,能打胜仗,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。反映在军旅剧的创作中,就是不能用技术代替艺术,不然就变成军事科普片了。所以,新时代需要的军旅剧,仍然是要强调人物塑造和情感灌注,通过人物塑造和情感灌注,来展现新时代部队官兵的成长和风貌。其中真实可信是首先要做到的,要表现真实的军人形象和部队生活,然后才是具体形象生动,有艺术性。如果前提都是失真的,你使用的艺术手法越极致就反而越虚假。
内容不真实主要是指,以往那些经典的军旅影视作品,除了有一号人物之外,更多地是在塑造军人的群像。前面我说军旅题材天然地带有英雄主义,而中国军人的英雄主义是一种带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英雄主义。比如《士兵突击》里边不仅仅有许三多,还有史今、袁朗、吴哲甚至包括成才,很多人物都栩栩如生。而今天不少军旅剧为了突出偶像明星,把所有的高光都打在一个人物身上。这恰恰不是中国军队所倡导的精神,也不符合老百姓对于中国军队的认知。此其一。其二,军旅剧一定会表现人物的成长,为什么我们把部队称为大熔炉?因为那是一个把怯懦变成坚强、把平凡变成伟大、把渺小变成崇高的地方。所以经典作品通常都会书写一个平凡普通像泥土一样的孩子,如何经过军队的历练而逐渐向着坚强、伟大和崇高生长。但是今天的一些军旅剧在表现军人成长的这条线上越来越弱,观众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的新兵蛋子,桀骜不驯,自命不凡,然后通过军旅生活的淬练而变得平凡,成为普通一兵。这就把两个维度给颠倒了,观众因此感到不真实,不喜欢。
在生活中摸爬滚打,通过深入生活了解真实的军人,
文章来源:《文艺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wyp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9/8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