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艺评论丨《天才基本法》:不是写给“天才”(2)

来源:文艺评论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0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《天才基本法》在数学和人生之间构建了多元的对话关系,剧集中那些复杂的数学题目,以及屏幕上直接演示的推算过程,不仅为剧集增添了专业性,满足

《天才基本法》在数学和人生之间构建了多元的对话关系,剧集中那些复杂的数学题目,以及屏幕上直接演示的推算过程,不仅为剧集增添了专业性,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,也在营造一种“数学”氛围,引领观众将目光从“数学”迁移到人生中来。

编辑:王雪瑛

《天才基本法》对于悬念的处理极有耐心。观众对人物身上的诸多矛盾和困惑之处愕然时,剧集却不忙着释疑,而是将“答案”洒落在情节链条的转弯处,鼓励观众以主动的方式去捕捉这些信息,去填充那些显豁的裂缝。

《天才基本法》在情节中一直尽量回避那种轻飘的“爽感”,而是通过多个时空的勾连与对话关系,既展示人生的多种可能性,又隐约拼凑出人物更为完整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,让观众见证人性的粗砺真相。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数学是一门浩瀚精深的学科,草莓世界里的林兆生,一生都在研究“P=NP?”问题却不得要领,从功利层面来看,他属于一事无成。但林兆生说,追逐人类历史上无数天才的步伐,那才是真正的快乐。曾庆然教授也说,在这个世界上,未知才是最美妙的事情。因为人生和未来的不确定才令人期待。林兆生说,“与探索未知的美妙相比,人类大部分厄运都不再重要了。”

“数学”与“人生”的深情对话与精妙互文

通过时空穿越,林朝夕还得以对父亲林兆生的人生前史进行“现场还原”,带领观众补足了人物形象前后巨大反差之间的空白点,并完成了对人物更为整体的观照和深入的探询。

《天才基本法》中,“数学”是一个重要的角色,“数学”的意义与人生的真谛形成极为高明的互文关系,带给观众深邃的思想启迪。

人物在多个的时空的映照中变得立体感人

《天才基本法》自开播以来,已成为暑期档的热点话题,首播收视率稳居全国卫视黄金档收视率第二,但它的口碑呈两极分化的态势。看过原作小说的观众对于剧集在情节、人物上的改动极为不满,对于选角也颇有微辞;也有观众对剧集题材的新颖、剧情的紧凑和笑点的密集,极为赞赏。面对这种各执一词的局面,我选择回到剧集本身。

“数学”在剧集中也是一种隐喻性的存在,它可以指称我们所从事的任何工作。在这些工作中,我们不应苛求结果,而是享受追求的过程;在认真做事的时候,体会其中的意义,而不是害怕未来,害怕命运,害怕没有结果的努力。我们在这些工作中,要训练相应的思维能力,从而创造人生的舟筏,渡过自己人生的河流。

数学天才林兆生为何会落魄成一个门卫?林兆生、张叔平、邱月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纠葛?裴之为何会放弃数学甚至杳无音讯?林朝夕读大学时为何要改学哲学等等,这些悬念散落在剧集的各处,等待特定的契机,才不动声色地透露一点谜底。这种艺术手法,对于一部连续剧来说极为冒险,但是,因为人物命运和人物关系的转变过于急促,又可以极大地激发观众的好奇心,让他们急于一探究竟。

悬念的处理从容不迫,冲突的设置水平不一

在张叔平的眼里,学习数学要靠天分。一些没有天分的人,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事情上,还不如早点放弃;而林朝夕相信,天才与一般人拼到最后,起决定作用的,肯定不是天分。林朝夕还对张叔平说,起跑线不同,只要尽力了,哪怕就尽力一次,对于天资平平的人都非常了不起。延伸到人生领域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和资质,只要保持一以贯之的努力,经营毫不懈怠的人生,每天哪怕只有微小的积累,都会改变最后的结果。这才是人的意志的力量,也是勤奋所能创造的奇迹。

芝士世界里的裴之是数学天才,优秀得有些不真实。对于这种人,观众容易产生疏离感,觉得他取得任何成就都不意外,也不费力。但草莓世界里的裴之,活得阴郁而心事重重,他无力反抗母亲的强势控制,又对放弃心爱的数学心有不甘,对林朝夕心生涟漪又努力克制。通过多个时空的交织,裴之不再是一个空洞的“数学天才”的符号,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,观众看到了他身上正常的人性人情,也对他的选择与命运深深共情。

文章来源:《文艺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wyp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2/863.html



上一篇:文艺评论 | “重聚”不是流量密码,作品和价值
下一篇:文艺评论丨张怡微谈新作《四合如意》:社交媒

文艺评论投稿 | 文艺评论编辑部| 文艺评论版面费 | 文艺评论论文发表 | 文艺评论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文艺评论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